
今日立冬,北飘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久违的雪景令人心生欢喜。炖上一锅老北京风味的梨汤,踏雪寻梅后回家,品尝一碗热气腾腾的梨汤,既解渴又驱寒,实乃人生一大美事。
老北京的小吊梨汤,其盛装之器乃铜壶,亦称铜制提吊。家中若没有铜壶,便以他种器皿代替,但风味或许稍有差异。
- 雪花梨 250g
- 泡发银耳 50g
- 沸水 500ml
- 老冰糖 50g(或普通冰糖)
- 枸杞 适量
- 话梅 3颗
- 红枣 2颗(按个人喜好添加)
制作步骤如下:
- 备齐食材。
- 将梨洗净削皮,切成块状。梨皮需清洗得格外干净。我偏爱枣子的风味,故此加入了红枣。
- 若没有老冰糖,可代之以普通冰糖。银耳泡发后,待其恢复柔软且无硬心即可。
- 将泡发的银耳以沸水冲泡,盖上盖子焖约10分钟,此举有助于银耳更好地出胶。
- 将所有食材(包括梨皮)放入炖盅内胆中。
- 使用电炖盅的甜品功能炖煮半小时以上,待梨汤微微粘稠时即可停止程序。
- 老北京的小吊梨汤口感略带粘稠但又不及银耳羹那般粘稠,颜色则以深邃为佳。如家中无老冰糖,有之则颜色更显深沉。
- 此梨汤香甜可口,生津止渴,消痰开胃。在雪天饮用一杯,能驱散满身寒气,效果极佳。
- 若要炖制银耳更为软糯,可事先将其焖煮片刻。如无炖盅,可用锅煮开后再转小火慢熬,此时梨与水的比例以1:2为宜。
- 如汤色偏淡,可能是食材比例不当或熬制时间不够。正宗小吊梨汤应选用上好的雪花梨。炖煮完毕后,食材皆可食用,梨皮则无需再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