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推进交通强国战略及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公路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工程,其快速进展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区域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中最为常见的路桥面类型为水泥与沥青。它们主要分为两大类:水泥混凝土路桥面与沥青混凝土路桥面。
了解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亦被称作沥青砼,是通过精心挑选的矿料,如碎石、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混合而成。这种混合料主要用于修筑公路路面,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防滑性能。
认识水泥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等材料与水混合后形成的工程复合材料。通常所说的混凝土就是指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石为集料,经过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它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的异同
虽然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都属于混凝土范畴,且均可用于公路路面的修建,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材料组成不同:
沥青混凝土是由矿质材料与路用沥青材料混合而成;而水泥混凝土则是由水泥、砂、石等材料与水混合后形成。
二、功能特性有别:
沥青混凝土铺筑的路面具有较好的抗损害能力,平整且少尘,同时具备不透水性,经久耐用;而水泥混凝土铺筑的路面则显示出较高的刚度,能够有效扩散荷载应力,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三、各自的短板:
沥青混凝土的缺陷在于其稳定性相对较弱,尤其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车辆反复碾压易产生车辙;当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或沥青面层的平均温度降至断裂温度以下时,可能会发生断裂。
而水泥混凝土的主要不足在于其对水泥和水的需求量大,铺路时需设置接缝,这既增加了施工难度,又可能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当水泥混凝土路面受损后,修复工作往往较为困难。
四、加水后的反应差异:
水泥加水后经干燥变成坚硬的块状物,此过程不可逆并伴随新物质的生成。而固态的沥青被加热后会改变形态成为可流动的液体,待温度降低后又可恢复原状,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且无新物质生成。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具有较少的受制约条件,易于维修和养护,对超载现象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它具有优异的抗滑性、密水性、无接缝、高平整度以及行车舒适度等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