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语焉不详”的用法、意思和造句。
“语焉不详”是什么意思?
“语焉不详” (yǔ yān bù xiáng) 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它的意思是:
说了,但是说得不详细、不清楚。
简单来说,就是指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提到了某个问题或情况,但相关的细节、信息或解释却很缺乏,让人无法完全了解。
核心含义解读:
1. “语” (yǔ): 指说话、提及。
2. “焉” (yān): 是一个兼词,相当于“之于”或“之”。在这里,它主要起连接作用,表示“关于那个/这件事”。
3. “不详” (bù xiáng): 指不详细、不清楚、不明确。
所以,“语焉不详”强调的是“提到了”和“不详细”这两个特点。它描述的是一种说话或行文的态度或效果——虽然触及了主题,但并未深入阐述。
“语焉不详”怎么用?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
说话人 对某个话题避重就轻,没有提供足够的细节或信息。
文章或报告 中对某个部分着墨不多,缺乏必要的说明或解释。
某种情况或描述 本身信息模糊,让人难以完全把握。
它常常带有一定的批评、遗憾或无奈的意味,暗示说话人或写作者本应该更详细地说明,但最终却没有做到。
“语焉不详”造句解析:
以下是一些包含“语焉不详”的例句,并对其用法进行解析:
1. 例句: 关于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他在会上语焉不详,只简单提了几点方向。
解析: 这里的“语焉不详”指的是会议上的发言者虽然提到了“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但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步骤、时间表、负责人等信息,使得听众无法清晰了解计划内容。体现了发言者可能出于策略、保密或其他原因,没有充分说明。
2. 例句: 这篇报告对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语焉不详,让人难以找到根本症结。
解析: 这里的“语焉不详”形容报告中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这部分内容写得不够深入、不够具体,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解释,导致读者(或需要了解原因的人)无法明白失败的关键所在。带有批评意味,暗示报告应该更全面地分析原因。
3. 例句: 他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自己最近很忙,对于被问及具体事务时却总是语焉不详。
解析: 这里的“语焉不详”用来形容“他”在被问及具体事务时的回答状态。他虽然承认有事要做(“很忙”),但具体是什么事、怎么忙,他却说不清楚,信息非常模糊。这通常暗示着回避、不愿透露或确实不知道具体情况。
4. 例句: 古籍中对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记载虽然提及,但往往语焉不详,使得后人研究起来十分困难。
解析: 这里的“语焉不详”描述古籍在记述“这位历史人物”时的状态。虽然书中有提到他,但相关的描述非常简略,缺乏生平细节、重大事迹等方面的清晰信息。这表达了研究者对史料不足的遗憾和无奈。
5. 例句: 在接受采访时,他对于是否会离职的问题始终语焉不详,让外界猜测不已。
解析: 这里的“语焉不详”形容被采访者对于“是否会离职”这个核心问题的回答态度。他没有明确回答是或否,只是含糊地应付,信息不明确。这通常是一种策略性回避,也造成了公众的疑惑。
总结:
“语焉不详”是一个描述性很强的成语,用来指明在提及某事时,相关的信息或说明是模糊、不充分或缺乏细节的。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在于把握“提到了(语)但说得不清楚不详细(焉不详)”的核心意思,并注意它在不同语境中可能带有的批评或遗憾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