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西瓜想要获得好收成,确实有不少“高招”可以借鉴,涵盖了从选地、施肥到播种、定苗,再到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下面就来详细说说这些技巧:
一、 选地与施肥
1. 选地:
阳光充足: 西瓜是喜光作物,需要每天至少6-8小时的直射阳光才能保证优质高产。选择南向、开阔、无遮挡的地块最佳。
土壤肥沃: 喜欢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避免选择低洼易涝、盐碱重或前茬为瓜类、豆类的土地。
地温适宜: 西瓜是喜温作物,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都需要较高的地温(地温稳定在15℃以上才能播种)。选择前茬作物能晒热地温的地块。
2. 施肥:
基肥为主: 西瓜是需肥量大的作物,基肥要足。一般在翻地时施入,以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羊粪、堆肥)为主,每亩可施3000-5000公斤,并配合施用磷钾肥(如过磷酸钙、硫酸钾)和少量氮肥(如尿素、碳铵)。
追肥为辅: 西瓜生长期长,需要多次追肥。
提苗肥: 幼苗期(3-4片真叶)可追施少量提苗肥,以氮肥为主。
伸蔓肥:植株伸蔓期是需肥高峰,应追施一次重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促进茎叶生长和开花。
膨瓜肥:开花坐瓜后,是果实膨大的关键期,应追施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促进瓜体增大和糖分积累。可结合浇水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注意: 避免偏施氮肥,否则会导致植株徒长、抗病性差、果实小而酸。也要注意钾肥的补充,对果实品质和抗逆性至关重要。
二、 播种与定苗
1. 播种:
种子处理: 播种前可进行种子处理,如温汤浸种(用55℃温水浸泡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晒种等,以促进发芽、提高发芽率并预防病害。
适时播种: 西瓜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0-12℃,适宜温度为30-32℃。一般露地直播在晚春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也可提前在保护地(如温床、阳畦)育苗,待气温升高、苗龄达到3-4片真叶时再定植大田。
播种方法: 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按预定株距挖穴点播,每穴2-3粒种子,出苗后留壮苗。育苗移栽可节省种子和土地,便于管理。
2. 定苗:
间苗: 出苗后,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要进行间苗,去除弱苗、病苗和过密苗,保证留下的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一般直播留苗间距为60-80厘米见方,育苗移栽根据大田密度定植。
定苗标准: 选择生长健壮、叶片肥厚、颜色正的苗留作永久苗。
三、 病虫害防治
西瓜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枯萎病、白粉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黄守瓜、瓜绢螟等。
1.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
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
实行轮作,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草。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性。
2. 物理防治:
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瓜绢螟等趋黄性害虫。
利用银灰膜驱避蚜虫。
人工捕捉黄守瓜等大型害虫。
3.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蜘蛛等。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bt)防治鳞翅目幼虫,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
4. 化学防治:
病害:
炭疽病、白粉病:发病初期可选用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氟吗啉、烯唑醇等喷雾防治。
枯萎病:难以预防,一旦发生较难治愈,可尝试用菌根菌剂、枯萎病专用药剂灌根。
病毒病:重点防治蚜虫,减少病毒传播,发病初期可选用抗病毒剂(如宁南霉素、病毒a、氯溴异氰尿酸)喷雾。
虫害:
蚜虫、红蜘蛛:可选用吡蚜酮、吡虫啉、阿维菌素、螺虫乙酯、联苯肼酯等喷雾防治。
黄守瓜、瓜绢螟:幼虫危害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溴虫威等喷雾防治。
注意: 使用化学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浓度和使用方法,注意安全间隔期,避免在开花期喷药,并注意轮换用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优先选用低毒、环保型农药。
总结: 种好西瓜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气候、水肥、种苗、管理等多个方面。掌握好选地、施肥、播种、定苗和病虫害防治这些关键技术,并注重细节管理,才能有效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收获香甜可口的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