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白话文翻译全解,让你轻松读懂古文智慧! -龙8唯一官网

好的,请看根据您的要求生成的回答:

《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 白话文翻译全解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白话文翻译全解】

【核心思想】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种理想社会的蓝图,称为“大同”社会。其核心思想是“天下为公”,即天下是所有人的,而不是某个家族或个人的私有财产。要实现这个理想社会,需要遵循“大道”,即自然的、普遍的道德法则。

【逐句翻译与解读】

1. 大道之行也 (dà dào zhī xíng yě)

翻译: 大道施行的样子是…… / 当遵循大道来治理社会时……

解读: “大道”指最根本、最完美的政治、社会和伦理原则。“行”指施行、运行。“也”是语气词。这句话开启了描绘理想社会的总起句。

2. 天下为公 (tiān xià wéi gōng)

翻译: 天下是所有人的公产,为大家所共有。

解读: 这是“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强调社会资源、权力和地位属于全体人民,反对私有制和特权。

3. 选贤与能 (xuǎn xián yǔ néng)

翻译: 选拔贤德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或参与事务)。

解读: “贤”指有德行,“能”指有才能。强调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是理想社会的人才选拔标准。

4. 讲信修睦 (jiǎng xìn xiū mù)

翻译: 在社会交往中信守信用,在人与人之间培养和睦关系。

解读: “信”指诚信,“睦”指和睦、友爱。强调社会成员之间需要相互信任、彼此和睦,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5.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gù rén bù dú qīn qí qīn, bù dú zǐ qí zǐ)

翻译: 因此,人们不仅仅亲近自己的父母,不仅仅疼爱自己的子女。

解读: 这是对“天下为公”和“选贤与能”等原则在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人们的爱和关怀超越了狭隘的家庭范围,扩展到社会全体成员。

6.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shǐ lǎo yǒu suǒ zhōng, zhuàng yǒu suǒ yòng, yòu yǒu suǒ zhǎng)

翻译: 要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直至死亡,让壮年人能够贡献才能、发挥作用,让幼童能够顺利成长、发展所长。

解读: 描绘了理想社会中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得到妥善安顿和发展的景象,体现了社会保障和人文关怀。

7.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jīn, guǎ, gū, dú, fèi jí zhě jiē yǒu suǒ yǎng)

翻译: 使年老无子的人(矜)、丧偶的人(寡)、失去父母的孩子(孤)、没有亲人的人(独)、以及残废或生病的人(废疾),都能得到供养和照顾。

解读: 这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体现了理想社会的包容性和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这五种人是社会中最需要帮助的群体,理想社会必须确保他们也能有基本生活保障。

8. 男有分,女有归 (nán yǒu fēn, nǚ yǒu guī)

翻译: 男子有职分(工作、职责),女子有归宿(结婚、家庭)。

解读: 描绘了理想社会中男女各司其职、各安其位的和谐状态。“分”指职业、职责,“归”指嫁夫成家。这并非指男女不平等,而是指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有其恰当的位置和角色,并得到认可。

9.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huò è qí qì yú dì yě, bù bì cáng yú jǐ)

翻译: 对于财物,人们憎恶它被丢弃在地上(浪费),但不是为了自己私藏起来。

解读: 这体现了理想社会中人们对物质的态度——并非完全否定私有财产,但强调要爱惜物力,反对浪费和极端的私有欲。物品应被有效利用,而非个人贪婪的满足。

10.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lì è qí bù chū yú shēn yě, bù bì wèi jǐ)

翻译: 对于力气,人们憎恶它不出自己身体去帮助别人,但并非完全为了自己私利。

解读: 这体现了理想社会中人们对劳动和贡献的态度——强调要乐于助人,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服务社会,而不是仅仅考虑个人利益。

11. 是故谋闭而不兴 (shì gù móu bì ér bù xīng)

翻译: 因此,阴谋诡计就无法产生和盛行。

解读: 由于社会公开、公平、诚信、互助,基于欺骗和阴谋的活动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12. 盗窃乱贼而不作 (dào tōu luàn zéi ér bù zuò)

翻译: 盗窃、造反、作乱等邪恶行为就不会发生。

解读: 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得犯罪行为失去市场。

13. 故外户而不闭 (gù wài hù ér bù bì)

翻译: 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闭大门。

解读: 这是对理想社会安全、和谐、互信状态的生动描绘。人们彼此信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内外和睦、社会治安良好的直接体现。

14. 是谓“大同” (shì wèi “dà tóng”)

翻译: 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解读: 总结全文,点明所描述的社会形态的名称。“大同”代表了儒家思想中最高层次的社会理想。

【智慧总结】

“大道之行也”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其核心智慧在于:

公有制与公平性: 天下为公,反对特权,资源为社会共享。

德才兼备的治理: 选拔贤能,任人唯贤。

社会和谐与互助: 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与友爱。

全民福祉与保障: 关爱老幼病残,确保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工作、有家庭,实现社会公平。

利他精神与公共意识: 爱惜物力,乐于助人,将个人利益融入集体利益。

道德秩序与高度信任: 阴谋盗窃无处遁形,社会安全有序,夜不闭户。

虽然“大同”社会在现实中难以完全实现,但它所倡导的理想、价值观和追求,如公平、正义、和谐、互助、德治等,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为我们构建更美好的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通过学习这段古文,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人文精神的关怀。